本站主頁
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北京市
北京工业大学(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,位于北京市,是一所以工为主,工、理、经、管、文、法、艺术、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,是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”、国家“211工程”建设高校、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,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、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、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、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,为京港大学联盟成员。
資料來源: 院校官網 整理: 大学志 发布日期:2024年2月19日
北京工业大学(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创建于1960年,是一所以工为主,工、理、经、管、文、法、艺术、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。1996年通过国家“211工程”预审,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,2017年9月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行列,2022年顺利通过首轮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,10个学科跻身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,工程学、材料科学、化学、环境科学与生态学、计算机科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社会科学总论、物理学、地球科学、临床医学、数学11个学科进入ESI前1%,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‰。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,特制定本招生简章。
一、报名条件
1.持有《台湾居民居住证》或《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》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(所持证件均须在有效期内)的2025届台湾高中毕业生;
2.参加2025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(以下简称“学测”),语文、数学A、英文三个科目学测成绩均须达到前标级(含)以上;
3.品行端正,身体健康,体检标准参见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。
二、招生计划和专业选择
学校2025年计划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人数不超过10人,具体招生名额视生源情况而定。考生可报考专业(类)见下表,各专业(类)招生计划可根据报考生源的多少进行调整。
招生专业(类)名称 |
科类 |
学制 |
所含专业 |
学费标准 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
理工类 |
4年 |
|
各专业学费以我校2025年本科招生章程为准 |
物联网工程 |
理工类 |
4年 |
|
|
数字媒体技术 |
理工类 |
4年 |
|
|
社会学类 |
文理兼招 |
4年 |
社会学、社会工作 |
|
法学 |
文理兼招 |
4年 |
|
|
土木类 |
理工类 |
4年 |
土木工程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|
|
能源动力类 |
理工类 |
4年 |
能源与动力工程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|
|
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|
理工类 |
4年 |
环境工程、环境科学 |
|
建筑学 |
理工类 |
5年 |
|
|
城乡规划 |
理工类 |
5年 |
|
|
机械类 |
理工类 |
4年 |
机械工程、智能制造工程 |
|
材料类(实验班) |
理工类 |
4年 |
材料科学与工程、纳米材料与技术、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、焊接技术与工程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|
|
经济统计学 |
理工类 |
4年 |
|
|
金融学 |
理工类 |
4年 |
|
|
会计学 |
理工类 |
4年 |
|
|
工商管理 |
理工类 |
4年 |
|
|
工业设计 |
理工类 |
4年 |
|
注:1.以上招生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物联网工程、材料类(实验班)、土木类色盲限报;环境科学与工程类、建筑学、城乡规划、工业设计色盲、色弱限报。
2.最终招生专业名称以录取通知书为准。
三、报名及注意事项
报名时间为2025年3月1日至31日。
报名方式:考生登录祖国(大陆)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(网址:https://www.gatzs.com.cn/z/tw/)进行报名。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,上传个人证件、电子照片、学测成绩、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,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其他能展现考生能力水平的证明材料(例如竞赛获奖证书、科研活动、社会活动等相关证明材料,请提供以上证明材料的原件扫描件)。报名截止前,考生可修改基本材料和其他材料。报名截止后,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。
注:
1.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。
2.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、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,由考生本人承担。
3.报名系统工作安排如有变动,以报名系统公告为准。
四、审核录取
审核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5月14日。
学校将组织专家对报名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核,根据申请考生的学测成绩、综合素质情况等进行审核评定(学校不设面试环节),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。拟录取名单将于5月15日通过报名系统及学校本科生招生网统一公布。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,进行录取确认。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,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。考生确认后,学校办理相关录取手续,拟于2025年8月发放录取通知书。
如学校需征集志愿,相应时间安排以报名系统规定为准。
五、培养与管理
被录取的学生入学后,学校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培养与管理。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,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,达到毕业要求,准予毕业,由学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。毕业生符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》规定的,授予学士学位。
六、学费住宿费
台湾地区学生与大陆学生学费标准一致。录取的学生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和杂费。住宿费将根据实际住宿房间按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收取。
七、其他
1.学校遵循“公平公正、综合评价、择优录取”的原则开展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招生工作,同时设有举报电话,主动接收社会各界的监督。
2.被学校录取的学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校报到,具体事宜届时详见随录取通知书邮寄的《北京工业大学2025级新生入学须知》。
3.学校不收取任何申请费用。
八、联系方式
通信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
邮政编码:100124
电话:(8610)67391609
举报电话:(8610)67392231
本科生招生网:http://admissions.bjut.edu.cn/
九、本简章最终解释权在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
资料来源: 北京工业大学_院校官网 | 资料整理:大学志 ·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
北京工业大学(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创建于1960年,是一所以工为主,工、理、经、管、文、法、艺术、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。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,1996年通过国家“211工程”预审,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。2017年9月,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,8个学科跻身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,位列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第32,工程学、材料科学、化学、环境科学与生态学、计算机科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前1%。
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,东临东四环南路,西邻西大望路,南抵双龙路,北望平乐园小区;另有中蓝、管庄、花园村、琉璃井、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;占地面积96.0151万平方米。
学校下设17个教学科研机构;开设本科专业72个;研究生专业覆盖34个学科(含1个自设交叉学科),18个专业学位类别;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;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,自主设置交叉学科1个;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,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;博士后流动站18个,在站293人。国家重点学科3个,北京市重点学科21个,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8个。学校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,“111计划”引智基地4个,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,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,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,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,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,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,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,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,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,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。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种。
学校党委下设19个二级党组织,其中,二级党委16个,二级党总支3个;党支部455个,其中,在职教职工党支部148个,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55个,学生党支部251个,混合党支部1个;党员10617名,其中,在职教工党员2518名,学生党员6763名,离退休教工党员1336名。
教职工3297人,其中,专任教师2146人,包括正高职称452人、副高职称771人;博士生导师698人(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),硕士生导师1600人(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),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,社科院学部委员1人。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”获得者等领军人才29人,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”获得者等卓越人才21人,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2人,“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”入选者175人。国际及港澳台教师50人,其中,教授1人,副教授3人。
在校生25780人,其中,学历教育学生中全日制研究生9367人(博士生1698人、硕士生7669人),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14人;普通本科生13522人,成人教育本专科生2077人(本科生2076人、专科生1人)。在籍留学生417人(学历生409人,非学历8人)。
建校61年来,北京工业大学始终与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同向同行,走出了一条特色内涵差异化发展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,推动学校成为国际知名、有特色、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,成为首都北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、展现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,16万余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,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。
一甲子风雨砥砺铸就精彩华章,新征程牢记使命同心再创辉煌。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,北京工业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坚守立德树人立身之本,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在北京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坚持“立足北京,服务北京,辐射全国,面向世界”的办学定位,秉持“不息为体、日新为道”的校训精神,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,稳步推进“十四五”建设发展,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百年梦想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!
资料来源:北京工业大学
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